大城市的生活日历早已被各类艺术节排得满满当当,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以至于有时候提到这些城市,我们脑海里首先出现的不是城市天际线和都市风景,而是那些闪耀着大师之光的现代艺术展览和举世瞩目的艺术节——
小地方不服。在举办艺术节这件事上,虽然大城市拥有更好的资源和更完善的设施,但它未必就能“赢过小镇”。至少,从加泰罗尼亚国际电影节、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到乌镇戏剧节……即使在出行如此繁琐的当下,一些地区仍然有着奇怪的坚持:在小而美的城镇中举办艺术盛宴。
下面这些连名字都很难读的小镇不负众望,充分的利用自身优势,不仅打造出了一套与大城市艺术节不完全一样的举办模式,更提供了一种独特魅力,吸引无数艺术爱好者们前去一探究竟。
阿维尼翁(Avignon)是座位于法国东南部的精致小城,从南到北穿城而过也只需要半个小时。它不但是度假胜地,更拥有着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艺术节之一——阿维尼翁节。
也许别的艺术节是将小镇变成一个大型博物馆或现代艺术展览,阿维尼翁则是在每个夏天变身为一座巨大的剧院。而你几乎不需要戏票,就能看到全世界最好的戏剧。
阿维尼翁节(Festival dAvignon)又称为阿维尼翁艺术节,由法国戏剧导演 Jean Vilar 在 1947 年创立,而那是一个戏剧只属于巴黎人的年代。Jean Vilar 为了创造出区别于大都市巴黎的观戏体验,将于阿维尼翁城内的教宗宫一带的建筑遗产转变为雄伟壮观的表演场地,专注于更具现代性的“不出名”剧本。
阿维尼翁艺术节分为 IN 和 OFF 两个单元。IN 由官方举办邀请,主要在教宗宫内的荣誉庭院进行演出,75 % 的剧目都为世界首演。可以说,每一个剧团都会以入选 IN 单元作为目标。
OFF 则由众多剧团合办,他们更多地会入驻戏剧学校等小剧场,甚至走上街道,抓住一切他们都以为适合的地点自由演出(而且大多数免费)——更加野生,也往往更加惊喜。
来自全世界的大小剧团会在阿维尼翁的建筑上、街上贴满自己的海报。找不到对自己胃口的戏?在这里绝不可能发生。
现在,每年至少有 950 场演出会在这里举行。阿维尼翁艺术节一直相信可以将观众和最先锋的国际创作聚集在一起。如果你在夏天来到这里,那么你会被一种只属于阿维尼翁的精神情况吸引:“这座城市是一个露天论坛,观众可以在这里讨论话剧并分享他们作为观众的经历。”
人们可以随意冒险,每天会听到无数掌声、欢呼、响指和辩论的声音,沉浸在属于戏剧的独立世界中。
遗憾的是 2020 年的阿维尼翁艺术节未能如期举办,但是在 2021 年,它回归了。法国知名剧作家 Olivier Py 为此写道:“让我们每个人一起‘记住未来’。”
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00 公里的科特赖克(Kortrijk),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镇,只有 80 平方公里(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差不多),居住着大约 10 万的本地居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小镇最大的活动便是世界客车联盟(BAAV)组织的世界客车博览会。
但 2018 年后,这里举办的两场艺术节让科特赖特成为了欧洲艺术家的新宠:2018 年的 PLAY Kortrijk 和今年 10 月末刚落幕的 Paradise Kortrijk 。两场艺术节都旨在用当代艺术作品占领科特赖克的中心地带,让居民和游客们沉浸在国内外视觉艺术组成的独特世界中。
2018 年成功举办的 PLAY Kortrijk 专注于发现居民的“玩乐时间”。共有来自 18 个国家的 40 位艺术家在科特赖克的室内室外展示了 60 件互动性极强的艺术品。艺术品不但成为了小镇中重要的一处风景,甚至让游客和居民都变成了艺术的“一部分”。
比如坐落在科特赖克贝金霍夫公园的《一分钟雕塑》便是一个邀请所有人共同参与的艺术作品。来自奥地利的艺术家 Erwin Wurm 表示:坐直,屏住呼吸,想想斯宾诺莎。你可以坐在这里一分钟,思考,或是假装自己正在思考。
PLAY Kortrijk 在 2018 年吸引了 18 万游客前来参观,带给居民们玩乐般的艺术体验,在这里,敲击路边的金属管、踢一场奇形怪状的足球比赛或是坐着不动都是与艺术相碰。
2021 年,科特赖克市将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创造一个充满了许多活力与自由的城市展览。在 Paradise Kortrijk 上,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对“天堂”的诠释,参与并反思当今社会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品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 Paradise Kortrijk 中,最亮眼的莫过于来自瑞士的艺术家 Ugo Rondinone 制作的巨大彩虹霓虹灯,他在小镇的正上方投射出 LONG LAST HAPPY 和 CRY ME RIVER 等字样,想要唤起人们对充满迷幻的六十年代的怀旧情绪。
除了可以眼见的美,来自日本的艺术家 Toshiko Horiuchi 认为:亲身体验,往往比只是看着更重要,而科特赖克给予了人们足够的机会去触摸和感受每一件艺术品。一开始,她创作的精美纺织艺术品并不是拿来触摸的,而当她看到一群孩子毫不犹豫爬上这张色彩瑰丽的大网时,她发自内心感受到了快乐。
Paradise Kortrijk 如此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并不想建造一座僵硬古板的美术馆,而是致力于将小镇变成一座艺术中心,当人们走在街上时,随时随地都可以与艺术家、艺术作品中进行互动,这便是真正的“玩乐时光”。
福克斯顿(Folkestone)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海景度假小镇。关于它,当地人最常提到的一件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写于此地,以及“天晴的日子里,能够正常的看到海对面的法国”。不过,从 2008 年开始,这个安静温和的小镇,孕育了英国最前卫的艺术展——福克斯顿三年展,以及英国规模最大的户外当代艺术收藏。
比起美术馆的密闭空间,沿海小镇给了艺术家们更多放置作品的自由,也有了更多表达的灵感。公共艺术不像艺术馆那样严肃而拒人于千里之外,观众可以完全决定自己是不是去参加了。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也会以当地特定的某个场所作为背景布,做出真正“因地制宜”的艺术装置。
在大到建筑、小到墙面装饰的数百个当代艺术装置的加持下,整个小镇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寻宝活动”,游客拿着地图,开始探险和收集。
迄今为止,福克斯顿三年展已经举办过四届,主题分别为“时间和空间的故事”,“离家百万里”,“前景”和“双重边界” 。能够准确的看出,每届讨论的话题都相当前卫,但展出的艺术品却让所有观众都可以走近、观赏、并发表一些意见。
这些嵌入了艺术品的小镇街景,以及放置在小镇中的艺术品,不论能提供多少艺术谈资,至少会给观众一段足够有趣难忘的回忆。
2021 年,第五届福克斯顿三年展的主题是“The Plot”,策展方特意利用了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敦促观众思考这个“后真相”的时代:“Plot”可以指故事情节或阴谋,也可以指一块土地,或者绘制一条路线和图表。前者是叙事,而后者是物质上可以验证的东西,艺术家们的创作指向的,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空白。
比如这个名为“绿色/光”的灯光雕塑则坐落在一座废弃煤气厂。艺术家 Jyll Brandley 出生于福克斯顿,她出生那年正好是煤气厂关闭的同一年。一个世纪前,这里曾经是全镇的能源中心,也是这个最早产生光的地方。现在,夜晚的煤气厂会亮起绿色灯柱,人们在这里聚集、舞蹈,谈论记忆和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这件名为“Nur”的装置最直接地阐明了艺术如何和当地的环境及城市发展产生关联:它位于寺旁,搭成了建筑脚手架的形状,足足有十米高。彩色图案版和一系列音频、文字一同探讨了该地的历史,以及对公共艺术、社区项目和城市复兴的建议。许多人会在此停下来休息,并且祈祷。
在车站、海滩、广告牌和海报上,处处印着这样一句话:“福克斯顿是一所艺术学校!”对那些热爱艺术的人,或许在培训机构报名、去 MoMA 朝圣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这座小镇里,你能够沉浸式地理解,艺术是如何渗透在日常生活的边边角角的。
夏隆(Chalon-sur-Saône)位于法国索恩河畔,是闻名遐迩的勃艮第地区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比起古色古香又有酒厂的博讷 ,或是大城市第戎,夏隆本身的吸引力并不大,但是夏隆街头艺术节的举办却扭转了这个局面。
1971 年,Pierre Layac 和 Jacques Quentin 两位艺术家开始在夏隆进行街头艺术表演,他们的行为吸引了无数艺术家聚集在夏隆,与游客们共享夏日的美好时光。1987 年,这项自发的行为终于变成一场官方活动——专为跨国街头艺术家举办的夏隆街头艺术节。
夏隆街头艺术节强调文化艺术的平民、民主化,并协助艺术家们在公共场所进行表演,扶植艺术家们的创作。
每年的 7 月底走在夏隆街头,迎接游客们的不仅是法国中部和煦的微风和略有潮湿的索恩河水汽,更是街边随处可见的欢呼声与雀跃的艺术家们。如果游客看得高兴了,欢呼之余也会朝着艺术家们投掷零钱,是最为纯粹的欣赏与支持。
芬兰小镇曼特塔(Mänttä-Vilppula)看上去是那种最典型的北欧度假村——可以钓鱼、划船、打高尔夫球、徒步旅行,甚至打猎,更不用提近乎完美的湖泊和森林景观。不过,光是这些可没办法说服大量游客每年夏天涌入这个小镇!在芬兰漫长的夏日白昼里,一年一度的曼特塔艺术节和音乐节才是大多数人聚集在这里的理由。
曼特塔艺术节作为芬兰最大型的夏季当代艺术展览,已经有二十八年的历史,到今年为止已有超过一千名艺术家参与过。不同于其他展览,曼特塔艺术节年年都会更换策展人,以确保能始终为观众提供新的视角。
从 2002 年起,艺术节活动主要在 Pekilo 展览中心举行——这可不是普通的美术馆,它的前身是当地的一座废弃的动物饲料精炼厂。
尽管很多人觉得艺术应当是一件严肃的是,曼特塔艺术节却把“有趣”当做一项重要的策展目的。小镇艺术节的目的并不是前沿创作理念的探讨或炫技,而是“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美”——来自策展人的官方参观建议是:想象自己走在抽象画之中,最好能保留几个小时在艺术作品面前冥想的时间。
2018 年的策展人 Veikko Halmetoja 曾说:“即使一些艺术作品对艰涩的话题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我们仍旧是很欢迎观众的放声大笑......这会是一次多姿多彩的旅程,有思考,有美丽,有丑陋。”
而 1999 年创立的曼特塔音乐节则是钢琴爱好者们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年的演出都安排在 Gösta 艺术博物馆里。
不过,音乐节提供的不只是阳春白雪的钢琴演奏会,观众在这里能够正常的看到各种各样的形式的音乐表演,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这里探索前卫的表演形式,让整个博物馆充满了“严肃音乐”以外的故事性场面。
或许,对每个参观者来说,曼特塔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并不局限于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而是弥漫在整个小镇的趣味和松弛感——艺术也可以在欢笑中刻进每个人的生活。
显然,人们已经厌倦了把目光聚焦在诺大的艺术都市,而是将视野打开,投向不同大陆的小小城镇上。
如果你曾经参加过北京国际电影节,那么一定会被遍布全城的排片、赶场搞得焦头烂额,在“超级城市”中,想要获得艺术体验,不得不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如果艺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这样的烦恼想必会少很多。
更神奇的是,你不仅能和表演者、艺术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和艺术装置“亲密接触”,把自己变成艺术的一部分。
艺术节同样展现了小镇特别的一面。与大城市中汇聚了当代艺术和各种表现主义的“作者性”导向艺术节不同,小镇艺术节重在挖掘当地的风貌和历史特色。
比如,每年在德国萨尔茨堡举办的夏季艺术节便是为可以尽情演奏莫扎特的音乐而成立的,游客们前往小镇,在欣赏不同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当地的历史。
最重要的是,小镇艺术与当地居民紧密相连。诞生在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年年都会邀请当地居民作为志愿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和艺术家们共同参与这场艺术盛会。
我们总是认为大城市拥有所能想象到的一切:丰富的社交场所、琳琅满目的购物中心、看不过来的艺术活动……但是与小镇比起来,大城市成为了一座无比庞大的“森林”,让人迷失了方向。
而在小镇你大可四处游荡,用双脚丈量被艺术拥抱的土地,在一层又一层的迷人和混乱之中,探索小镇里的精彩故事,寻找自我的“心灵家园”。
- 上一篇: 为什么叫蜀黍_蜀黍
- 下一篇: 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中国脱贫攻坚全纪实